2025年10月14日,国家公务员局发布了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2026年度考试录用公务员公告。这次国考计划招录3.81万人,将于10月15日8:00至10月24日18:00开放报名。
与往年相比,2026年国考最显著的变化是报考年龄条件的放宽:从传统的35周岁上限调整为38周岁以下,应届硕士、博士研究生更放宽至43周岁以下。
这一变化是贯彻落实国家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政策的具体举措,为更多优秀人才提供了报考机会。
报名与考试安排
考生可登录“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2026年度考试录用公务员专题网站”进行报名。提交报考申请后,招录机关将在10月15日至10月26日期间进行资格审查。
通过资格审查的报考者需在11月1日至11月6日进行网上报名确认并缴费。
公共科目笔试定于11月30日在全国各直辖市、省会城市和自治区首府同时举行,部分较大城市也会设置考点。笔试科目包括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和申论两科。
政策亮点解读
国考招录政策今年呈现四大亮点,体现了国家在公务员选拔上的战略调整。
首先是突出政治标准。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科目继续单独设置“政治理论”部分,重点测查考生运用党的创新理论指导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。
其次是放宽年龄限制,积极响应渐进式延迟退休政策。18周岁以上、38周岁以下(1986年10月至2007年10月期间出生)的人员均可报考,2026年应届硕士、博士研究生年龄放宽至43周岁以下。
再次是优化人才选拔方式。14个部门在笔试阶段组织专业科目笔试,56个部门在面试阶段组织专业能力测试,确保人岗相适。
最后是强化基层导向。计划招录的3.81万人中,有2.8万余个计划补充到县(区)级及以下直属机构,3000余个计划定向招录服务基层项目人员和在军队服役5年以上的高校毕业生退役士兵。
招录计划向基层和应届生倾斜
2026年度国考招录政策继续向基层和应届毕业生倾斜。中央机关直属的市(地)级及以下机构主要招录应届高校毕业生,设置约2.6万个计划专门面向应届毕业生。
这一政策服务于国家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大局。同时,对艰苦边远地区基层职位继续给予适当倾斜,降低学历、专业等门槛,引导人才向基层流动。
招录政策还明确,地处艰苦边远地区的县(区)级及以下直属机构可根据需要降低进入门槛,但录用人员需在所在辖区内的艰苦边远县乡机关最低服务5年,确保基层公务员队伍的稳定性。
备考指南与注意事项
国家公务员局特别提醒,本次招考不出版也不指定考试辅导用书,不举办也不委托任何机构或个人举办考试辅导培训班。
备考应依据考试大纲。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科目包含“政治理论”部分,需重点复习;申论科目则根据岗位类别分为三类试卷,突出测评不同能力。
考前准备方面,考生需准备好准考证和报名时使用的身份证件参加考试。报考8个非通用语职位、金融监管机构等特殊职位的考生,还需参加专业科目笔试。
诚信考试尤为重要。报考者提供虚假报考申请材料的,一经查实将取消报考资格;涉及伪造、变造有关证件、材料、信息骗取考试资格的,将按有关规定严肃处理。
2026年国考年龄限制的放宽,打破了长期存在的“35岁门槛”,为更多有志于从事公共服务的优秀人才提供了机会。随着报名开始,想要参加国考的考生应抓紧时间研读职位表,根据自身条件选择合适的职位,诚信备考,争取在竞争中脱颖而出。